返回第一百三十一章 映耀世间(1 / 2)我真的没有天赋首页

见到夏帝出现在众人面前,而且脸色如常,步伐稳健,就连呼吸都与平常一般,看起来并未有什么异样。

这也让众人的心思又缓缓沉了下去。

而那些别有心思的人,见到夏帝安然无恙,也同样不敢再继续了。

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众人,夏帝的精明,早就看穿了众人心中的想法,不过却别必要说出来。

“陛下,最近天下局势突变,四国之中有不少地方出现了异常,山野之中更是多了许多精猛野兽,还望陛下明示……”

就在此刻,一位大臣走了出来,然后将这两日的情况都告诉了夏帝,让他定夺。

“让各地禁卫出动吧,大夏不能乱!”

夏帝眸子中精光一闪,身上气势更盛几分,吓得堂下众人尽皆称是。

商讨了几件小事,众人便退了出去,留下夏帝一个人在此处。

坐着沉默了良久,夏帝才从原地起身,然后一步步走出了此处。

“去将老太傅请来……”

夏帝说着,脸上神色不变,但是心中却多了些许愧疚的感觉,又一闪而过。

不过半柱香时间,宫中禁卫便带着老太傅从外面走了进来。

还未到达堂前,夏帝已经在前方站着迎接了。

“老太傅。”

“陛下。”

叶苏成看了一眼夏帝,然后君臣二人手握着手,一同朝着大殿之内走去。

屏退了左右,夏帝身上的气势这才松了下来,或许也只有在这位亦师亦父的老太傅面前,夏帝才能够让自己稍微松懈一点点。

“陛下,您的身体……”

叶苏成也被夏帝的前后变化给吓了一跳,连忙放下茶杯急步上前查看夏帝的情况。

“无碍!”

夏帝摆了摆手,又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身姿,坐正了一些,才看着老太傅说道:“你们见过了吧。”

“见过了,跟你当年也相差无几了。”

“不,他们胜过朕!”

夏帝闻言,开口回道。

叶苏成听闻夏帝之言,心中震撼,但是面色如常。

第一眼看到黑衣人的时候,他的确被这个熟悉的身影给惊到了,特别是其开口说话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面前黑衣人的真实身份,但是他没有拆穿。

同时,在心间积压已久的郁结也在这一刻全都得到了释怀。

在欣慰的同时,叶苏成也不禁心中一冷,都说天家无情,直到这一刻他才放下了心中的幻想,看明白了这一点。

不过,这也更加坚定的他心中所信仰的东西。

夏帝为了他的雄心壮志,甚至甘愿做出如此牺牲,只为布下几颗极为关键的棋子,他又怎能不舍身以赴呢。只是想起刚享受到的天伦之乐,叶苏成又犹豫了片刻。

“呵呵,听说小师弟回来了,该日可得与他好好聚聚,这都多少年了,想当初我们可是整个京城……呵呵,说多了。”

夏帝开口,脸上气色虽然苍白了一些,脑海中回想起曾经的年轻时的青葱岁月,脸上也难得显露出几分愉悦之色。

“回不去了啊……”

说到最后,夏帝感叹了一声,从龙椅上起身,叶苏成上前,轻扶夏帝,被他拒绝了。

“师傅陪朕走走吧,看看这天下的壮丽多奇。”

“走。”

推开门,夏帝与叶苏成二人同行,换了身上的皇袍然后仅带了几个侍卫便出了宫门。

川流不息的人群,京都之内依旧繁盛不衰,从皇宫出来,穿过几道街巷,踏入市坊,一股红尘烟火气息扑面而来。

夏帝站在人群中,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

“以前只觉得世人愚昧,安定守几,人生如磐石一般,固守岁月,但是现在,朕才明白,这叫平凡,却也是许多人一生都追求不到的东西。”

“陛下高见,此乃世间生灵之福。”

叶苏成心中也很难想象,会从夏帝口中听到这样的话语,同时似乎也被牵动了情绪,对于这烟火红尘又了另一番感悟。

“走吧。”

夏帝笑了笑开口道,走在前头,目光扫视着四周,然后朝着曾经熟悉的地方走去。

“清衣……”

走到一处风景独特之地,夏帝停了下来,看了一眼前方庭院上挂着的牌匾,没有变化,依旧如故。

踏入庭院,山石清风,流水小溪,上方的台上,依旧端坐着一位青纱遮面的清倌人,手中怀抱琵琶,青葱玉指轻点,几声悠远调音回荡,然后缓缓扑来一场清曲。

“素有清扬繁花落,玉立山头复见君……”

一曲空音,院中坐客,也被打动,牵引了情绪,目光中带着些许闪烁,挣扎,而又缓缓归于平静。

此处,更像是一个收集人们心中秘密的地方,散于场中,止于坐客。

“走吧。”

一曲停罢,夏帝起身往前,身后有侍卫回身,掏出一块金锭放在亭台之上。

叶苏成就这么看着夏帝,偶尔开口应和一两句。

夏帝走的很慢,也走了很多地方,这些都是曾经让他留有遗憾的地方。

当走完最后一个地方,夏帝感觉此刻的自己轻松了许多。

“只剩最后一样了啊……”

“太傅,我们去民坊看看如何?”

“陛下请……”

叶苏成愣了一下,然后开口说道,这不是不是夏帝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平民生活,但是却是第一次去民坊之间。

比起前面几个市坊,民坊之中的环境相对杂乱一些,人也多了不少,而且每个人身上穿着的衣物都不一样。

地上虽然也算得上干净整洁,但是行人口中的话语交流就粗犷了了许多。

“陛下,要不回去吧。”

“再看看。”

夏帝说着,忍着鼻间传来的气味,打量四周的环境。

“店家,这菜价几何?”

“贵人,三文一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