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良臣择主 (3600+)(1 / 2)幸得闻松首页

无垢见闻松比之前还要严肃许多,心知接下来的话题必定沉重,于是也不敢怠慢,慎重地点头,“好。”

“殿下可曾关心过皇位的继承?”

闻松开门见山。

无垢有了心理准备,却还是震惊不已,半晌,才消化完这个问题,“未曾。”

“皇二女是个什么样的人?”闻松紧接着问。

三位皇女中,他唯独没见过昭阳。

很不巧,昭阳在他入宫的前一天,去了城外的寺庙祈福,下月才归。中秋前去寺庙祈福是昭阳近几年的习惯,说是为了告慰因保卫大祁而牺牲的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嗯……我和她的关系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毕竟不是同胞所生。她不怎么爱和我说话,我一向看不懂她的想法。不过,皇姐不喜欢她,总是防范着她。可是直到今天,昭阳也不曾做过伤害皇姐或者我的事。”

闻松沉默了会儿,又问:“昭阳若是继位呢?”

原来他也会成为挑拨关系的恶人,闻松自嘲。

“你同皇姐担心的一致。我跟皇姐说,不必担心。但是,我实话对你讲,我不确定。”

说完,无垢深呼吸一口气。

闻松目光清澈,“何解?”

“最是无情帝王家。一个那样热衷皇位的人,在得到皇位之后,就不会轻易放手……我是想说,谁知道她会为保皇位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最后一部分的话,她一口气说完,语速极快。

闻松内心赞同她的分析,只是他更好奇的是无垢所说的前半段之意,“你很确定她会成功?”

无垢说那几句话的时候,语气十分笃定。

“因为我不打算争,皇姐也不打算争。只有她了。”

无垢这话在旁人听起来像是施舍,但已经了解她脾气的闻松知道,她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并无别意。

“有些东西,你不争,不代表就得不到。”

闻松一句话,令无垢微微皱眉,“这是何意?”

“南胥之才如何?”闻松不答反问。

无垢没有犹豫,回答得很快,“绝世,但不无双。”

闻松没有细问无垢所谓的“绝世不无双”究竟是何意,“南家与皇室的关系如何?”

无垢稍微犹豫,而后道:“面和心不和。”

也是正因如此,她和南胥之间,才困难重重。

闻松沉默了会儿,忖度着开口:“圣上既然同意让南胥来此,就证明,他还未放弃你。”

他能猜到南胥入宫之意并不简单,相信一国之君也能看出来。圣上明知有异,还同意南胥入宫,就证明他也在利用南胥,将计就计。

裴光济究竟是想借此监视南胥以查出其目的,还是想些别的什么,闻松并不感兴趣。他只知道,不论背后的计策是何,无垢这个“学生”都是既得利益者。

然则,反推回去,便能得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天子对无垢寄予了厚望。

如果只是希望无垢有所提高,则完全不必用上举世瞩目的南胥。

这番厚望,定然与储君相关。

无垢惊得略微后仰,睁大双眼,“你是说……”

“圣上至今未立诏,一切皆有可能。”

“你……你……你这是大逆不道。”

无垢半天才憋出这样一句话,可转念一想,似乎又觉得没有大逆不道的地方,像是对闻松无可奈何,她抬起头,“你究竟想说什么?”

“殿下想救大祁”,闻松垂眸,正好将她仰头疑问的表情看得清楚。

“在下也想为天下做些事。可是,说破了天,在下充其量不过是良臣。而良臣,择主。”

闻松说阿茶是性情中人,他如何不是?

他凭着这两个月,判断出裴无垢的秉性,便决定要跟随她,报赏识之恩,完全不在意这位“主”现在还只是个懵懂的学生。

“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大惊之后,裴无垢变得极为冷静。

“知道。”

“你是为了报恩?那不应该去寻晏安?”

无垢故意问。

闻松听此,意外地挑眉。

无垢道:“我不傻,和皇姐又交好,阿茶我是见过的。见到她的时候,我就知道,是皇姐救了你。”

初见闻松时,阿茶在侧,无垢立刻联想到晏安,有因怕晏安有什么隐秘的计划,便没有与阿茶打招呼。

无垢打量着闻松,“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闻松虽然表现出意外,但没有表现出对“晏安”二字的震惊和疑惑。可见,他一直知道晏安在此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只是意外她竟然知道。

闻松对无垢更满意了些,“是。”

“那你……”

无垢一下子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这时,闻松再道:“在下确实在找机会报殿下的赏识之情。”

赏识之情,而非救命之恩。

闻松的遣词造句,都让她寻不到错处。

救命之恩大过赏识之情,若只是为了报恩,大可去找晏安,成其门客,大展宏图。

这一句话,无非是在说,他不是单纯为了报恩才将他的未来押在她身上的。

无垢大为震撼,除了震撼二字,她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此时此刻的心情。

他……竟然真的觉得,她适合去争一争那个位子么?

那是连她自己都从未想过的事。

“在下选择殿下的原因有三。

一、殿下品格高尚。殿下本爱玩乐,却因见了庞兄和在下的遭遇便忧心大祁,进而愿意读"无趣"的圣贤书,那就证明,殿下是个忧天下之忧,愿意为大我而牺牲小我之人,是大仁大德。

二、殿下知人善任。若是相遇那日,殿下允诺闻松荣华富贵和高官厚禄,在下只会敬谢不敏。因为那些均不是闻松内心渴求,也不是一个无功之人能配得上的。闻松所求的,是国泰民安。而教书育人,是国之根本,民安之根本。

三、殿下赏罚分明。前些天,殿下学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殿下当日对南成德所说的话,有理有据,显然已通部分刑律,且能依法善用。

此三点,已具明君雏形。”

闻松一条一条将她的优点列出,听得无垢心潮澎湃。

“还从未有人这样夸过我”,无垢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