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兰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郑氏留给自己抱怨的时间很短,甚至没有砸掉手旁任何一支杯盏。
深吸了三口气后,她冷静得阴沉得如一潭死水。
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她便做出了决断。
“来人。”
事到如今,茹素、抄经恐怕都是不够的。
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指,摸了摸自己的头发,郑氏狠下了心。
“拿剪刀和针来。”
刚刚就位的宫女眼神中闪出了惶恐,
“娘娘?”
“去。”
“是……”
拿着剪刀,郑氏毫不犹豫的剪掉了自己三分之一的长发,扎针取血混入朱砂做研磨。
疼痛,让郑氏脸色发白发青,但她手上的动作却未有半分的停顿。
“若要破局,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好处不能让皇后一人全拿了。
嘴上说的谁都会,真正要比的还是落到实际的行动。
她不会被拉下马,更是不会让任何人比她如愿的。
*
仅是一夜,宫中的血腥味都不曾散去。
这日的早朝,早早听闻宫中有大事发生的朝臣们,也满是惶恐之色。
德妃涉及巫蛊之术,其父兄子女与一切参与的进此事的人,皆被夷三族。
王氏九族牵连太多,赵佶不会做这种让朝堂动荡的事情,更不会让自己的皇后为难。
赵佶在朝堂之中表示了自己受天启、得天庇护。
并将昨夜之事,一五一十的讲述给了朝堂中人听。
诡异惨死的两位教坊女,一位受了咒术反噬疯了的淑仪,院落中被雷劈的深坑,百口莫辩的巫蛊小人,一切的始作俑者、老天看不下去要降下惩罚、并警示他德妃一党将会威胁到大宋江山社稷。
赵佶口中的描述,与他们自己通过各种门路打探来的消息基本吻合,而且还多了更多的细节。
昨夜帝后双双梦魇,太监也透露出两人对话时的心照不宣,似乎对今夜之事并无太多惊讶更多的是愤怒,尤其是对德妃的怀疑更是好似受天指引一般。
王氏是一个很大的宗族,但如今亲兄弟从政都鲜少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更何况是这样一架战车。
皇后的父亲王藻官位虽无足轻重,但与之相同利益的王氏官僚对赵佶的宣判接受的也很坦然。
赵佶是一个耳根子软、又没有决断力的皇帝。
从他对德妃的处置就足以见得,这件事赵佶只是想立个威信,而非要借此清算王氏。
这样。
被德妃‘牵连’‘冤枉’的王氏族人,在牢里待几天,就可以被‘合乎法理’的低调的放出来。
他们家的根基不会受到影响,倒不如说反倒可以借此时机来好好斟酌一下,倒地王氏宗族内谁才是德妃的‘帮凶’。
陛下已经是非常仁慈了。
而以王棣为首的坚持变法革新祖上基业的王氏,自然对这种‘清理门户’的事情也毫无意见。
此案,便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位置低的战战兢兢,身居高位的泰然自若、游刃有余。
而不论高低贵贱的,是大家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一个王朝的覆灭,远远不只因为其表皮溃烂,而是蛆虫深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