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乌家庄(1 / 2)重塑南唐首页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陛下这首新作的《摊破浣溪沙》着实精妙绝伦,由景入情,以情动人,布景生思情景交融,字字珠玑,妇人秋思之情竟是被这一阕词写尽了。”

这一日在澄心堂内给众人讲诗词的是翰林侍讲段文圭。段文圭是先帝烈祖升元末年的二甲七名进士,素有才学,先为翰林修撰,保大二年升为翰林侍讲,备皇帝顾问,因善作诗词,深受李璟的喜爱。

“这首词是旬日之前,陛下游北苑,与孙相公、冯相公、陈相公、韩侍郎、徐舍人等一干朝臣诗酒唱和所作,本官幸而附尾,亲见陛下制得这阕足可传之千古的佳词。陛下此词一出,盖绝群伦,冯相公当即表示,有这阕词珠玉在前,今后不敢再作秋思之词。”段文圭将皇帝李璟的这阕《摊破浣溪沙》赞了又赞,倒不是他刻意逢迎,李璟的这阕词确实做的极好,在后世文学史上,与他儿子李煜的那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阕词交相辉映,成了南唐词的巅峰之作,光耀千古。故此,段文圭的评价还是很公允的。

李璟、李煜两父子在诗词上的造诣确实令人敬佩,但作为一国之主,却又是不合格的。

出了一个喜欢悲春伤秋的文艺小清新皇帝就够倒霉的了,连续出两个,南唐不亡也要亡。

因此,哪怕是段文圭将李璟的词吹到天上去,裴茳依然懒洋洋地趴在书桌上,连眼皮也不抬一下,心里却在计算祖父究竟还有多久才能到金陵。

算算日子,托陈觉府上带信回海陵县也有半个多月了,如果祖父不耽搁的话,此时应该已经过了东都,顺着运河南下了。

就在四天前,趁着休沐之机,周财亲自陪着裴茳跑了一趟句容县乌家庄。主要目的还是拣选家奴,其次就是看看该如何整修院子,以适合裴老爷子闲居。

到了乌家庄之后,粗粗一看,还是非常满意的。田产虽只有三百亩,但大部分都夹峙在两座小山林之间,又有官道从庄子旁侧路过,交通极为方便。左侧山林较高,山中多是松柏之类的树木,也有几片竹林,都在山脚处。右侧山林低矮一些,但占地足有百亩之广,山腰以下均被开垦出来,或种些果木,或种些桑麻,还有一片梅林。田庄之中有一条宽达几丈的小溪,十几户佃户均聚居在小溪两岸,形成一座小村落,村头村尾各架了两座小木桥,互为交通。

这就是个典型的江南乡村格局。有山有水,有田有林。日出而作,牧童放牧,成丁种田,妇孺采桑麻织布。日落而息,炊烟袅袅,暮色四合,鸡犬相闻。

庄头乌大是个年约五十多岁左右的老汉,有三子一女,精瘦干瘪,双眼有神。知道裴茳要来,早早就领着十五户佃户和三户猎户等在村头,直等到晌午时分,才见到周管事领着两位少年人到来。

一时间,乌大只以为周管事领来的只是主家的子侄辈,代替主家来巡查庄子的。后来才知道这么个少年竟然就是主家,年纪小小的已经是朝堂内的五品官儿,身上还有着爵位,心中很是诧异。

裴茳先与众佃户见了一见,聊了些亲近的话,随后便在乌大的带领下顺着庄子走了一遍。乌大又发现,这位主家对农田的兴趣并不大,不过粗粗看了一眼,倒是对那两片山林和村子中间的小溪很感兴趣,对跟在身边的另一个少年说些“这里要弄个水车”、“那里建一座磨坊”之类的话,一副要在庄子里大动干戈的模样。

裴茳与鲁重楼在乌大的陪同下看庄子,周财并没有跟着,而是将佃户们聚在庄内主宅,拿出厚厚一叠身契出来,将原先与裴茳商量好的招募家奴之事说了出来,让佃户们自己选择。

这般优厚的待遇自然令人心动,众佃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乎以为周管事是在耍他们。直到其中有精壮的汉子仔细问了,再三确认,得到周财一五一十的详细解释和肯定回答,才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