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子非鱼(1 / 2)心境时录首页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你不是鱼儿,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我的确不是鱼,但是我就是知道你的快乐。还知道你想什么。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也没办法告诉你,只能假装正经的回答:“我擅长以小见大,从某个方面的细节就能推测出你某些方面的特质,然后再结合多年的生活经验,以自身为参考系,再结合行为心理学以及大胆猜测小心论证的方法论进行大数据模拟观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对方总是轻蔑一笑。但也的确,有些人总以为自己想的别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但是对于善于观察事物,喜欢逻辑思考并且第六感敏锐的特殊人群来说的确可以从某方面对话就知道你的想法,在动物身上这种现象叫有灵性,在人身上可能叫多根筋。

有没有试想过,当下的思维可以穿越过自己出生到目前为止任何时候的某个状态,当然,如果你记忆超群对事件的记忆足够深刻,对方的想法也会在你脑海中,有时甚至可以假定某个行为进行大脑推演,之前看到过一个专业名词,但是想不起来了。这种情况有点像造物主降临的感觉,现在的你站在更高的维度莅临观摩着那时的你的想法,现在的你有可能知道当时的你也在想未来的某个时刻的我在想自己,一件事频繁的在脑海中出现一定是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至于复盘大半辈子,心想,为什么当时吵架没有吵赢,心想为什么领导给我洗脑我没有反驳等一系列遗憾的事情。人生就是一茬接着一茬的琐碎的事情构成的,每一个环节,错综复杂。

平时比较喜欢下象棋,后来发现这人生不就是象棋吗?天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而我执掌五兵或五卒,目标为对方老将,象征着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目标,跳马平炮起车象征着我们生活中做事的行为,下赢一盘棋我们需要开始布局谋攻,中局策划攻杀得子,走的好还有残局,人生如棋局得步步争先,一旦开始,就没有松软疲乏的时刻,因为一步软招足已致命。遇见厉害的高手后,又会不断的用ai分析哪步棋走的有瑕疵,走一盘棋是一盘棋的境界,走一百盘棋是一百盘棋的境界,一千盘,一万盘,十万盘,走到后面你发现其实只有一局棋,你重重复复重重复复下的只有一盘棋,只不过是这盘棋上面的布局在变化而已,执子的人一直都是你自己,人生走来走去也是如此,第一天会说话时说的话和临终前的肺腑就像象棋的初学者和大师,前者不谙世事,后者足智多谋。红方为进攻方,黑方为防守方,防守反击。双方都需要思考对方的想法以及判断不会说话棋子的语言,万事万物都有它自身规则下的语言,有人看不懂只不过是没明白本质罢了。最开始的时候,我认为下棋一定有个输赢,但是象棋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子力均衡,平分秋色的。但是我血气方刚,喜攻好杀,遇见一般棋手时便大杀四方,后来随着下棋的深入,等级的提升我慢慢的发现,输赢有时候似乎是不确定的,而握手言和才是可控的。怎么说呢,就如《孙子兵法》里面的核心思想,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一个善于打战的将军要先让自己的疆土国家不能被战胜,然后再去等待敌人犯错,这样才能把他战胜,因为对方如果也看了《孙子兵法》你就战胜不了他,所以没有必胜的局面,只有均势,中庸之道才是恒远的格局。

象棋中也有两股特殊力量,一个是本身的物质力量,还有一种就是看不见的特殊力量势,有时候表面上看上去对方少了一个大子,可对方仍然进攻有序,不落下风,所以古话说的好,宁失一子,不失一先,失去的往往会转化成某种特殊的力量,能量毕竟是守恒的,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所以有时候外在的表象往往容易让人迷惑,只有随着阅历的增长年轮的重叠你才会发现以弱胜强的弱并不是真的弱,强也不是真的强,强的地方也有相对弱的地方,弱的地方也有相对强的。但是前面不是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吗?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如果自己得天下势,虽只剩一兵一卒也可冲入敌方阵营取上将首级,就像电视剧里面的特种兵的斩首行动一样。所以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就是需要判断形势,己方明明弱于对方处于防守本能不败,可好胜心切对方大象一对固若金汤,不守反攻,不是明智之举。

再回头一看,棋盘还是那个棋盘,你对面的人群也依旧是那群人。你把过去失败经验记在脑海中,每走一步就思考推演,对方的想法习惯早就在你脑海中运算无数次,对方的一言一行在你心中仿佛稚童一般。此时,子非鱼,安知不知鱼之乐?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真正的道需要用心去感悟。因为违背这所谓的道,所谓的规律,它就会用它的方式教会你,一遍不行跌倒,你以为是不小心,两遍你以为是路滑,三遍,四遍,五遍,六遍,十遍你以为是今天运气不好,一百遍,一千遍,你就会反省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走路姿势的问题,一万遍道自显。所以以前读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这个道理,因为我们读的还是不够多,还不不够笨,还是读的太快了,以至于我们那颗本就焦躁的心不能安静下来,不能真正的理解到前人留下来的诸多智慧,因为我们在当时没有办法提前预料世间万物的良苦用心,只有逝去时才恍然大悟,多年前的子弹正中眉心,教育在此刻形成闭环。

古代诗人喜欢写诗,常常喜欢写一件事情的表象,然而诗的背后有属于他或者懂他的人明白的深刻内涵。不是诗人不喜欢直白,因为古代和现代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些科技,少了些情怀罢了,人还是那类人,太直白会被说矫情,他们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宣泄方式,用着委婉的诗句述说着忧伤往事,家国情怀,壮志未酬……太多太多了,穿越思想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时,你仿佛能隔空遥望当时古人所面临的处境,天地万物,似乎有了那一丝的悲天悯人。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到自身的不足这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