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待到第三日早上,刑部才差人打扫了西市牌楼的法场,放置了两台绞刑架,派了一名刽子手,且点了五百兵,列在西市牌楼周围。
随后,刑部又点了一千兵,控制了从刑部到西市牌楼的沿途道路。
接着,刑部还点了五百兵在牢门前等候。
与此同时,刑科也按例三次递本请示是否宽恩,以示对杀人之事的慎重。
在朱厚熜皆未准予再宽恩后,刑科才签发行刑本子到了刑部。
刑部尚书赵璜收到朱批后,这才在刘朴和谢正、谢丕的犯由牌上,判了“斩”和“绞”字,而由刑部吏员将犯由牌用片芦席贴了起来。
阴暗潮湿的都察院大牢内。
刘朴和谢正、谢丕三人也都被打扮了一番,头发都被胶水刷得很硬,而贴在了脑上,还绾了个鹅梨角儿。
而且……
两人也各自受赐了一碗长休饭、永别酒。
虽说,长休饭有肉有菜,非常丰盛,永别酒也是京师有名的黄酒,香味迷人。
但三人皆食不甘味,酒也半点未沾。
因为他们都没想到过自己会有今天,会被处死!
毕竟,他们都是翰林出身,以储相自居,谢正和谢丕更是大学士之后。
在他们的认知里,他们这一辈子都不应该受到任何刑律的惩办,甚至有自己是全天下的人都该礼待他们的意识。
可此刻,现实让他们不得不承认,在皇权面前,清流储相算不了什么。
到了点后,三人就在狱卒的催促下,拜了神案,戴了镣铐,而被狱卒推了出来。
彼时,外面已经是晴空朗照,热度也在渐渐的上来。
三人在眯眼后,皆是唉声叹气,时而还不由得微微摇头,且瘪嘴干哭了一下。
刑部许多官吏在三人出来后皆指指点点,也都暗叹大明国法到底是被严格执行到了翰林清流身上,这些清流儒臣也不会只在涉嫌谋逆的时候才被处以大辟之刑了。
待三人被押到西市牌楼时,闻讯来附近观刑的人已是压肩叠被。
一是这个时代娱乐单调,而人又是爱看热闹的,自然一件大量军士来清街,就会知道有杀人的事。
二是这次处置的是元老之子和清流儒臣,自然也早就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众人此时只见,刘朴跪在了刑场上,而谢丕和谢正被放到了绞刑架上。
高高的绞刑架,就像巨兽张开的血盆大口一样,将谢正和谢丕两人,含在了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吞下。
作为执政子弟,清流储相而昔日目空一切、高高在上,从不知王法可惧的二人,在这一刻显得特别脆弱和渺小。
而刘朴也显得特别无助。
“余姚犯人一名,谢正,原翰林庶吉士、中书舍人,父谢迁,母徐氏……走私军器、火药于海寇,泄国家大政、海防情况于海寇,律斩,议恩,改判绞。”
“余姚犯人一名,谢丕,原翰林侍讲学士兼左赞善,父谢迁,母徐氏……走私军器、火药于海寇,泄国家大政、海防情况于海寇,律斩,议恩,改判绞。”
“泰安犯人一名,刘朴,原翰林编修……故纵走私犯,律斩!”
观刑众人也在这时,看着这三人的犯由牌,念了起来。
一时。
因此议论声更多,也都更为惊讶,不少人更是喜形于色,在灿烂的阳光下开怀大笑。
而为体现出对这次处决人犯的非同一般,刑部尚书赵璜也亲自做了监斩官,在午时三刻的时候,亲自下达了行刑令。
刘朴因而被当场咔嚓一声斩断头颅,血花当场在阳光下绽放,闪出耀眼的光泽来。
谢丕和谢正的头也在嘎吱嘎吱的绳索拉扯声中渐渐抬高,随后也气绝身亡,抓向脖颈的手也耷拉了下来,若刚挂上去的鱼条一样。
“好!”
“好啊!”
人群中,很快传来一片叫好声。
但同在附近的谢迁,此时却如撕心裂肺一般感到难受。
他不得不承认,他谢家在嘉靖朝输得很惨,几乎赔光了家财不说,他最有前途的两个儿子也没了!
更让他恼恨的是,底下观刑的普通士子和百姓,跟他的悲伤并不相同,这些人竟像过年一样感到高兴!
只有同是清流的那些官僚才表现出比他更伤悲的样子来。
他自问,他谢家也只是走私而已,何曾有半点对不起这些普通士民,可这些人居然如此开心于他的两儿子被绞杀!
谢迁心里自然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