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四章 本我(1 / 2)正道诛天首页

收起飞剑,落在地面上,张云凌再次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那是一座很大的城镇,人多眼杂之下张云凌选择从储物袋中取出木舟,乘坐其上顺江而下,掩人耳目。

江边远远看到一名渔夫,张云凌走上岸去,重新将木舟收起后,上前询问这城叫做什么名字。

渔夫见他一副书生模样,说起话来还很有礼貌,便也就回答了他。

“此城名叫襄阳城,听你的口音不像本地人啊,来这里要作甚呀?”

张云凌思索片刻后再问道:“请问这里可有什么名人雅士?”

“我听说在城南的鹿门山里有一位大诗人,你不如去那里看一看。”

“多谢。”张云凌拿出五两银子塞到渔夫手中,便朝着鹿门山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他也没有闲着,而是掏出怀中写着诗句的纸,朗声念着李白的句句诗词,引来四周百姓阵阵侧目。

渐渐的,这朗读声传到了鹿门山那边,一名身穿长袍的男子循着声音走了出来,正巧看到了朝着鹿门山行进的张云凌。

“小友,你所念之诗皆是你本人所写?”

“正是。”张云凌微微一笑,将手中厚厚的一叠诗词递给眼前的男子。

一番交谈过后,张云凌才知晓眼前之人竟是诗人孟浩然,二人一见如故,当即一同向着孟浩然隐居之地走去,把酒言欢,畅谈古今,互相交流写诗心得,快哉。

孟浩然很客气的留张云凌住了十多天,很是欣赏他写的诗作。张云凌同样极为钦佩孟浩然的才华,但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孟浩然在鹿门山的隐居生活已经到了尾声,过几日便要起身前往广陵。

回忆起当年李白所创之诗,二人离别之时张云凌缓缓长吟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将孟浩然感动的掩面哭泣。

因为黄鹤楼是传说中仙人飞升之地,孟浩然此行也是为了云游四海,显得这次离别也并没有那么伤感。

但架不住李白这几句诗蕴含的感情和内涵太过丰富,将孟浩然深深的触动了。

此番离别后,张云凌再次踏上旅途,这一路经历了朝廷招贤纳士,昭告天下曰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又经历了各种天灾人祸,敌寇入侵,但都没能阻挡他的脚步。

唐玄宗在这十几年间不断招贤纳士,张云凌也试图去朝廷自荐,但多数都被下方官员拒绝,想要凭借科考入士时,他这才想起来一件事:商人没有资格参加科考。

听说有一位叫王昌龄的诗人进士及第,张云凌不禁回想起自己也曾中过状元,但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找到李白,将这一切彻底弄个清楚。

开元二十一年,玄宗昭告天下,举国上下都开始读道德经,张云凌回想起他在玄虚古界时看到的那三座雕像,其中一座雕像手中好像就拿着一本道德经。

后来他遇到了一名叫做裴铭的老者,原本年少时自学的剑术在这老者面前全都变成了三脚猫功夫,张云凌又花费一整年的时间苦心钻研剑术。

将手中大半盘缠都交给这位老者作为答谢,张云凌向唐玄宗献上好几首诗,只为谋求一官半职。

后来他结识了一名叫做贺知章的诗人,对方极其欣赏张云凌的诗作,称其为太白星下凡,并将此事告诉了唐玄宗。

玄宗听闻此事,便将张云凌召进宫来,亲自接见,询问起当世之事,张云凌按着自己曾经学过的各种典籍与对这凡俗尘世的理解,将玄宗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深得玄宗赏识。

此后,玄宗令张云凌为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思维敏捷的诗才,将所闻所见都以诗歌记录下来。

之后张云凌便依照玄宗之意作诗,如宫中行乐词,清平调等诗作都被他按照记忆复刻了出来,这些年来所作的诗词都因此而被天下所知晓,张云凌彻底扬名。

但朝中很多人看到他耍耍嘴皮子动动笔就能得到玄宗的赞赏,都很是嫉妒,纷纷上书针对张云凌。

张云凌却不为所动,他即使当年中举为官,也从未被皇帝如此赏识,渐渐的他沉迷于此,甚至将李白老年时所作的诗都翻了出来。

玄宗也不理会朝臣们针对张云凌的奏折,依旧对其所写的诗夸赞着。

有些时候,张云凌遇到的场景匹配不上李白的某些诗词后,张云凌便试着掺杂一些自己真正原创的诗句,但即使如此,玄宗也依然会赞赏他的才华。

时间就这样流逝着,每天陪着玄宗吟诗作乐,他也变得没有那么拘谨,与皇上相处起来都大方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