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五章:国主开始头疼(1 / 2)我在修仙世界打螺丝首页

李明一行八人还没回到京乡,就接到左助电话,说国主传召,命李明速来京宫议事。

到了京宫,众人被拦在门外,李明也被卸去斩妖剑,独自一人去见国主。

只见国主坐于殿上,桌椅墙金铸雕龙,有如古代帝王。

“参见国主大人!”

“国师,你这回玩挺大啊!”

“玩?”李明不明白,问道:“国主所谓何事,我不明白。”

“哼!”国主大怒道:“我看你是装糊涂!”

“难道,国主所说,是那985位外星人贡献科技一事?”

“少在这居功自傲!”

“国主大人,请您明查,985位外星人定在掌控之中!”

“我不是说这事!”国主转过脸去。

“不是这事?”李明摸了摸头,谨慎地问道:“难道是壮阳药?”

“哼!”国主怒拍桌案,只见台下全息影像播放,国主进而说道:“你好好看看!”

影像中,执法机器人大开监狱,释放囚犯,雨水情温控设备失控,导致北方干旱,南方洪水…

“他们行动了!”李明惊叹。

“哼!”国主继续发怒:“我封你为国师,难道还不够?”

“快把通讯设备毁了!”

“大胆!”国主勃然大怒,准备叫人斩了李明。

忽然,右助理冲上殿来道:“国主,全球停电,我们收到的最后情报,是多乡出现神仙,靠画符念咒祈雨,许多乡民投靠了他们,所有机器人跑到发电站、通讯基站等地自爆,军用机械全部自毁…”

国主瘫坐在龙椅上,好在应急发电机提供了京宫的日常用电,宫卫军控制了前来自爆的机器人,这才让京宫维持平安。

“国主,如此紧要关头,我既然还在这里,您怎么就不能相信我?”李明急切地问道。

“你果然从没有骗我!”国主依然没有放下架子。

“国主,请速召我殿外的朋友议事!”

“好吧!”

众人进了大殿,听李明讲述了当下局势,众人大惊。

“国主,目前能组织到的粮食、车辆、军队、非信息化武器还有多少?”

“粮食管够,没联网的车辆有一百台,没有通讯,只能调动京乡警卫三百人,没有武器。”

“没有武器?”

“是的,所有武器都联网操控,现在都是废铁!”

“三百人,我们得赶紧做武器,就做自动步枪!”

“这么古老的武器,做出来没那么简单,没有工匠,没人会打铁,应急电机带不动车床…”右助理汇报道。

“不该把大量的设备都交给人工智能!”国主叹息。

“没关系,我们快出发,动员京乡一些官员,组织恢复生产,要相信自己!”李明坚定地说道。

“没错!”钟泽极说道:“他们既然摧毁科技,宣传的肯定是非科技的,那他们的武器也并不会很厉害!”

“右助,”国主下令道:“通知在京乡各将军,进入作战状态,任务只有一个,以最快捷、最稳妥的方式,通知全军,准备应对新型战斗!”国主下令完毕,又对李明说道:“国师,你有什么对策?”

“如今,能否给我们每人一台车,我们要去收集对方信息,才能研究出对策!”

“不,”国主说道:“你们都是重要人才,绝不能冒险,我派警卫去收集信息!”

“没事的!”闻娅说道:“我们有保命的办法,不过必须一起!”

“好!”国主说道:“那我就给你们一台车,不过切记,国家就靠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小心!”

“好!”

……

一个月后,一众文官将收集的信息精炼汇总,报告如下。

“各地起义,起义地图表示,起义军共为四拨势力。

最大的是至乐军,他们的宗旨是,快乐至上,绝对自由,做自己爱做的事,由于势力遍布各地,兵力难以统计,只是因为加入就受保护,所以各地军队也难以抗衡。

第二大的是真雷军,他们宗旨是电为假雷,久受压迫,一阳爆发才是真雷,兵力估计有十万,势力集中,目前正在继续攻城、招人。

第三大的是科技军,宗旨是恢复科技,坚持人管技术,杜绝人工智能,势力只有三乡。

第四大的是正道军,以科研所那群人为首,目前也有几千人,占据两乡。”

“国主,”李明道:“至乐军不足为患,他们只是发国难财,可以最后解决,真雷军需要大军对抗,而我们可控兵力不足,如今情报已全,可以令各乡留足预备兵,调兵于一处,整训合兵,铸造武器,与真雷军战斗,正道军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派人沟通,可命其对抗至乐军,而科技军必须我等亲自对战,争取达成共识。”

“好!”国主说道:“在没有人工智能的这个月里,我才发现,我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我将推行新政,国师务必推荐!”

“国主,钟泽极、夏香都颇有天赋!”

“好,合兵一处讨伐真雷军还需参谋,国师可有推荐?”

“姜楣有作战经验,闻娅、涂图、祁灵枢有战斗法宝,可为参军!黎魃可联络正道军,我与柳卿栀出征科技军!”

“好,我给你500精锐,配备目前恢复到最强的战斗机,由左助亲自指挥!”

“谢国主!”

“其余部队,听从各将军指挥,迅速恢复科技,陆续支援前线!”

“是!”李明等人与一众将军得令,奔赴战场。

“国师!”国主叫住李明道:“斩妖剑已修复,我现在放心地交给你!”

“早该如此了!”李明大胆地说道。

“国师,你手下人才济济,可以自立势力,相信不比真雷军小吧!”国主用审视的眼神看着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