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小事(1 / 2)客汉首页

冀州、中山国、定州城,张府偏院的一个凉亭内,柳毅用手指间夹住的棋子敲了敲棋盘,默默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想再多也没用,现在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生存下去。”清醒过来已经十几天了,柳毅已慢慢从“魂穿”的震惊中恢复回来。

通过这段时间的“读书”和与其他人的交谈,柳毅已渐渐摸清了大致的时代。熹平六年,一个历史上没有引起波澜的年号,汉桓帝已经驾崩近十年,所以可以确定现在应该是汉末,汉灵帝在位的时期。天下虽然已经盗匪横行,但在人口稠密的城镇整体还算稳定。距离三国应该还有一段时间,毕竟所有人和书简都没有谈到过“黄巾”,这说明这场将东汉帝国送入坟墓的大起义还没有发生。

虽然作为一个三国迷,柳毅对不能亲自接触三国群雄有一点小小的遗憾,但一个相对平稳的大环境应该是不错的选择。柳毅现在在冀州中山国首府定州城,这一代的中山王名叫刘畅,在位已经十几年了,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根据大家的评价也算是个不会惹事的好王爷,总而言之小环境也是相当不错。

当然这些都属于远患,对于柳毅来说比较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柳毅寄居的张府主人名叫张弢,是个贩马的大商人,虽不是什么世家大族,但也算是富甲一方。目前正在外地行商,柳毅也是他在路途中所救,因“柳毅”身体上的伤过于严重,不适合跟踪商队奔波,便先行差人送回家中,商队现在还没有返回,柳毅也就还没有见过这位“救命恩人”。柳毅现在被张家老爷所救送回府中,短时间内是没有什么生存问题的,但一旦离开张府就很难说了。很显然一直留在张府是不可能的,人家救你一命已经是大恩,病好了总是要告辞的,毕竟“梁园虽好,却非久恋之家”。

柳毅也跟张家管家旁敲侧击过,张府管家的意思是你是老爷救回来了,那也便等老爷回府后再谈去留。张老爷估计年前会回到定州,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柳毅心中明白要给自己找条出路。

正想着,一个小姑娘跨过院门向着柳毅走了过来,正是最近目前柳毅接触最多的“古代人”,张府的丫鬟“瑛儿”。张世平身为大商人,府上内眷、仆役众多,但柳毅身为外人,目前只接触过管家张安,一个小公子张泰,以及最近一直负责照顾柳毅的瑛儿。

瑛儿怀抱着一卷书简,走到柳毅身边:“公子,今天还读书么?”

“读,麻烦瑛儿了。”

瑛儿本想说瑛儿服侍公子,这点小事是瑛儿应该做的,但这是十几日相处,她也大约知道了柳毅的性子,便只是浅笑了下,随即将石台上的棋盘收拾到一边,将书简摊开放好,“公子一直说想要些最近的书简,婢子告诉小姐后,小姐便让婢子将这卷书简带给公子,说是大儒郑公在其学堂上交于众学子讨论的。”

“嗯,瑛儿你读,我看。”清醒后柳毅一直想找些书简来确认外界的状况,但拿到之后才发现汉朝书写通用的是隶书,很多字柳毅根本不认识。幸好瑛儿一直是张家某个小姐的贴身丫鬟,跟着小姐学习过不少书,才使得柳毅不至于成为睁眼瞎,可以在瑛儿的帮助下一边学习隶书字,一边了解这个时代。

“题目是:难夏育请伐鲜卑议。《书》戒猾夏,《易》伐鬼方,周宣王命南仲吉甫攘猃狁,威蛮荆,汉有卫、霍阗颜、瀚海、窦宪燕然之事,征讨殊类,所由尚矣,然而时有同异,势有可否。故谋有得失,事有成败,不可齐也。自汉兴以来,匈奴常为边患,而未闻鲜卑之事,昔谋臣竭精,武夫…………公子,婢子读完了,下面应该还有,但书简上就写到这里了。”

“嗯,辛苦瑛儿了。话说回来伐鲜卑,最近朝廷有征调大军北伐鲜卑么?”

“是不是征伐鲜卑,婢子不知道,但一个多月前确实有大军从城下经过,北上了。当时我和小姐都去看了,浩浩荡荡好多人马,听小姐当时讲,好像是度辽中郎将皇甫朝将军带领的部队。”

真不愧是“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的汉朝,在王朝末年还曾起大兵征伐蛮夷。柳毅这样想着,正要继续发问,一声“大哥”从院外传了进来,将两人的注意力都转移了过去,便看到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一溜烟的从院门跑了进来,正是张府少爷张泰。张泰正处于少年精力旺盛的时期,柳毅醒来之后,他多次前来探望,对这个受了重伤可以说是死而复生的人充满了好奇。后来在和柳毅交谈几次之后,更是被柳毅渊博的知识面所折服,便少年心性的认了柳毅做大哥,时不时就跑过来聊上一会。

张泰跑到凉亭坐下,一边喘气,一边示意瑛儿不用行礼,自从听柳毅说了“人人平等,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之后,他大感赞同,见到奴仆行礼便都会制止。瑛儿看他模样,不禁莞尔一笑,随即倒了一杯茶水递给张泰。

张泰接过茶水喝了一口,调整了一下气息,立即开口道:“大哥,我姐同意你出门啦,只要把瑛儿姐、大壮带着一起就行。我们这就出发吧,你想去哪里转转、看看?”

柳毅清醒后一直想出去看看,亲自体会一下这个时代,但张府众人一直以他重伤刚刚恢复,不宜出行为由,没有同意,柳毅知道众人也是为他考虑,便也没有急于一时。张泰知道后,就一直跑来跑去,想带大哥去城里转转。今日终于得到姐姐的同意,便立马跑来要带柳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