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经辨证(1 / 1)医疗的未来首页

《伤寒论》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所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用于对病证进行分析归纳,将疾病过程分为阴阳两类,即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和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以此来划分疾病的深浅及邪正盛衰,为施治提供依据。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机变化的反映,具体如下:

-太阳病证: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人体卫气具有抗御病邪侵袭的功能。外邪始袭人体,正邪相争于表,导致营卫失调,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等表证。由于患者体质和病邪性质等差异,还需进一步辨别是太阳中风(表虚),还是太阳伤寒(表实),主要凭据恶风或恶寒,脉浮缓或浮紧,尤其是有汗或无汗加以区别。表虚证有汗,用桂枝汤疏风解表、调和营卫;表实证无汗,多兼见咳嗽、气喘等肺气不宣表现,用麻黄汤散寒解表、宣肺平喘。

-阳明病证:阳明是正邪斗争的极期,主要反映胃肠病变。多由太阳病治疗失误,邪热内传入里,伤津化燥而燥结成实所致,或因燥热之邪直犯阳明而成。有阳明经证和腑证之分。阳明经证系邪热弥漫全身,肠中无燥屎内结,以大汗出、大热、大渴而心烦、舌苔黄燥、脉洪大为辨证要点,治宜清热生津,用白虎汤。阳明腑证是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既可见身热、汗出连绵、日晡(下午 3 - 5时)潮热、舌苔黄燥或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里热炽盛表现,又有腹满疼痛拒按、便秘等腑气不通之象,甚则燥热之邪挟浊气上攻心神而见烦躁、谵语,或神志不清,治宜清热攻下,可选用不同的承气汤。

-少阳病证:多由太阳病发展而来,或初起即为少阳病证。此时邪气尚存而正气已伤,邪正多相持于表里之间,出现寒热交替,即“寒热往来”,多伴见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少阳经气不利、胆气犯胃、气机不畅之症。治法须和解少阳,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气,用小柴胡汤。

-太阴病证:病入三阴,太阴首当其冲。可由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而致,或因脾阳素虚,寒邪直中太阴,以致寒湿内阻,脾之运化功能失职,气机升降紊乱造成。表现为腹满、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喜温喜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等。与阳明病证同为里证,阳明病多为实证、热证,太阴病多为虚证、寒证,发病过程中可相互转化。太阴病证为虚寒里证的开始阶段,病势较少阴、厥阴病轻浅,治宜温中散寒,用理中汤。

-少阴病证:主要病在心肾。可因太阳病治疗不当,损伤心肾阳气,或太阴病呕吐下利进一步严重累及肾阳,或肾阳素虚,寒邪直中少阴,使全身内外失去心肾阳气的温煦等原因造成。可见全身性虚寒表现,如畏寒蜷卧、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手足厥冷、脉微细,或见下利清水样粪便、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也可因心肾阴液受损,虚热内生,邪从热化,出现心烦不眠、口燥咽干、尿黄、舌尖红或红绛少苔、脉细数等症。故少阴病有寒化和热化之分,寒化证宜回阳救逆,用四逆汤;热化证宜滋阴降火,用黄连阿胶汤。

-厥阴病证:厥阴为疾病终期转化阶段。若阴寒由盛极而转衰,阳气由虚衰而恢复,则病情好转;若阴寒盛极,阳气不能与之接续而先绝,则病势危重;若阴寒虽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现阴阳对峙、相互交争,出现口渴,自觉一股气从下腹上冲心胸,胃脘部疼痛、灼热,饥不欲食,甚至吐出蛔虫,四肢厥冷或厥热交替(阴气胜则厥冷,阳气复则发热),厥多热少,神志昏乱等寒热错杂的症状。治当调理寒热,用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