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福地”,据史料记载,“宋乾道六年(1170)王霖捐资重建三清观殿宇,供奉三清尊神”。有石刻三清石仙君、葛仙君、李尚书、金童、玉女及潘元帅像等。
三清福地地处一千五百米左右的九龙山口处,三清宫就建在一处龟背岩上,后面就是三清福地。
高译带着何群来到后面的院落,径直进入室内,屋内空间很大,前后墙因为开了窗,屋内光线充足,左右两面墙依墙放着两个满墙的书架,上面放着道教的典籍。
一张案几后坐着一位道者,满头黑发被道帽所遮,中间一束高髻用一枚玉簪简单的固定,下巴上的胡子五寸左右,给人一种教书先生的感觉,何群实在看不出他的年龄,但知道这是观主王祐。
二人上前行礼,高译站着拱手,何群则是跪在了蒲团上,双手伏地,低头触地。
王祐抬眼看了一下何群:“起来说话。”
何群站起。
高译施礼道:“观主,道童何群带到。”
王祐点头:“忙你的去吧。”
高译走后,王祐看向何群,欣慰道:“孺子可教,今后可愿随我学习炼丹、医术等功课呀。”
何群看着这个可以做自己父亲的老道,顿时感觉自己的机会来了,要知道道士这个职业可以说是全能战士。
第一会武术,这个不说打架斗殴,额,除暴安良。强身健体肯定没问题。
第二会占卜,不说前算五百年,后算五百年,观人观事,能知祸福吉凶还是有一手的。
第三会医术,不说活死人肉白骨,有个头痛脑热的弄把土放水里就能治好。
第四会.................。
会的多了,就是学生有点遭罪,自己要想变强,得要努力啊。
何群忙跪在蒲团上道:“弟子愿意。”
王祐抚须点头,起身从书架上拿下一个书匣,何群一看,足有十厘米厚,顿时就感到头大。
王祐将书放到他手上:“以后你就在这里研习《抱朴子》,有不懂的就问我。”
何群当然知道《抱朴子》这本书,《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抱朴子内外篇共有8卷,内篇20篇论述神仙吐纳符篆勉治之术;外篇50篇论述时政得失,人事臧否,词旨辨博,饶有名理。
何群感激施礼,随后就在这间藏书阁内开始跟随王祐学习道家典籍。
寒来暑往,东去春来,何群已经将藏书阁的书籍翻了一遍,并通过了王祐的考校。
大明景泰二年,公元一四五一年正月十六,何群向王祐辞行,他要下山去历练一番。
王祐看着何群,短短半年时间,何群对道家理念、技艺的理解已经融汇贯通,此子若沉心研究,定会超凡脱俗,然家国俗世对其心境干扰极大,必须下山历练解决,才能静下心来潜心修道。
王祐对何群道:“今次下山,师父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以后徒儿就叫玄济子,徒儿行事切莫意气用事,与你同年的弟子有十个,你就带着他们好好历练一番。”
何群行礼道:“师尊,不知师尊能否为我指点一下出路。”
王祐抚须沉思一会,悠悠叹气道:“你此去周边,每日要勤于功课,切不可忘了道家教义。”
何群点头知道,当即行了弟子礼,下到三清观前,与一众师兄弟结伴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