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炼精化气秘法(二)(1 / 2)大修真时代首页

二自觉习练觉知运动,变自然本能为自觉智慧

1。从”意、力并用”到”用意不用力”

以前人家练十年形意拳能出高功夫,现在人们练一辈子也出不来功夫,原因之一是练拳时落到俗自然劲里边了。我们讲练拳时要松静自然。不使劲那个种松静自然也是俗松静自然。用力是刚自然劲,柔软不用力气是俗自然劲,所以你用力不对,不用力也不对。那怎麽办呢?脱开俗自然劲。什麽是俗自然劲?太极拳讲,不要用拙力,要把拙力化了。那怎麽不用拙力呢?练拳得练劲,气和劲不等同。气怎麽化成劲?说意念元气、元神和气相结合。怎麽结合?练捧气贯顶法以意引气,练形神庄以形引气,练五元庄以音声引气,这些都是用纯意念和气相结合。光练气,不把气变成劲,虽能收到”气血流通,白病不生”的功效,但终归有缺欠。按过去的说法,这只是练了文武的体,没有练用。

太极拳和形意拳都说,练功夫都是练的人本来的功能。人人都有神、气,也都有知觉运动。但是你能不能自觉、主动地锻炼知觉运动?我们平时老注意外边,都属外向性的运动,对里边这个运动过程不了解,不认识。练太极拳特别强调练知觉运动,或叫觉知运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觉在知的前面,知比觉更进一步。运比较小一点,动比较明显。觉知是意元体接收资讯,运动是意元体发放资讯而形成的不同活动。练功时要很明确地知道这两个资讯过程。把它练得很明确,很敏感。我认为太极拳里边讲得最好的就是练觉知运动这几句话。本来人人都有觉知运动,你要主动掌握它,把它练得更敏感。中和之气本来人也有,以後慢慢变得不中和了。练形意拳再自觉地把气收回来变成中和之气。

将来把气收回来之後,做动作时不再用力气,用意念体察着里边动。以後我们练太极球的时侯,这儿一转,你注意胳膊里边在转,体会肩、肘、手里面的变化。一旦感觉到里面,意念和形体结合起来了,那就不是俗自然劲了。一般人使劲打人,力气很大,但不知道里边劲是怎麽动弹的,那叫自然劲。太极拳讲”用意不用力”。不使劲就出功夫?你看舞蹈演员跳民族舞,那是纯纯粹粹、地地道道的不用力气,但他跳一辈子也不能一伸手把人打出一丈远。所以”用意不用力”这句话有语病。演员先须进入角色,都会用意,他们也没练出功夫来。用意用什麽意?怎麽用意?意念得非常充分。比如前边有个人,这个人有三百斤,我用三百斤的意念打他。你要想用三百斤的意念,得摸摸三百斤,这三百斤的意念才用得上。你不知道三百斤是多少,你怎麽用三百斤的意念呀?一开始你要用你自己能够达到的最大力量这个意念。我能搬一百斤,我就搬一下一百斤的东西,感受一下一百斤的力量,明确这个意念什麽样,然後我在打拳的时候用一百斤的意念,但是不用力。好多人练了一辈子拳,功夫也没上来,就是因为意念不够明确。

练直腿坐放松法往回缩的时候,也要会用意念。先得会用肌肉使劲收缩。这麽做一方面为了往回收气,另一方面为下一步用意不用力打基础。将来我们养成了肌肉收缩的习惯,到了下一步,光用意念往回一缩,气”呼”就回来了。意引气,气引形,意念一动气就动,气一动形体就动。我们身体里边收缩的时候也是这样,意念往里收缩,气就动,气一动,形体就动。大家都见过端水盆扭了腰这样的事例吧?他以为这是个空盆,就根据以前的实践经验调过来一斤的气,一接触盆,变成一斤的力。不料盆中有水,一斤力把它拿不起来。赶快调气,把丹田气往这儿一揪,传送路上的气也都变成力了。他没练功夫,气一下来不了那麽快,丹田气跟不上,中间就断了,瘪了,那儿就疼。你以前端过水盆,习惯了怎麽用劲。这个劲也是由气变的,但你对这个过程不知不觉,不知道它,这个劲就是俗自然劲。练功要知道它,意念和气合上,从不自觉变成自觉,把这个功能强化起来,使它运动速度加快。你要用什麽样的意念,就得有过什麽样的实践。你真得动一动,看你的意念这麽动的时候肌肉怎麽动,慢慢练得有体会了,以後再用意不用力,作用才大。

现在放松腰部是从形上走的。哪一点放松了,这部分就不要再用力了。你若还想让它收缩就用意念。一开始需要用力,一用力就有气和形的变化。等形已经松了,通了,就改成用意。例如会阴收缩得比较好了,就不要用肌肉使劲收缩了,用意念一缩,往上一提,肌肉并没有明显的收缩动作,但气也发生了形体收缩时才有的那种变化。原来大腿使劲收缩,现在不使劲收缩了,对大腿那儿用意念一缩也能体会到里面。要从形的动过渡到意念的动。平时你可以用意念想一想,看看它能不能起到形动的作用,若不能,还得把形体运动和意念运动结合起来。这是练功的两个层次,一个是形的动,一个是意的动。

现在的各家武术基本都是练的躯体混元气,意识和躯体混元气相结合,用意元体混元气来统帅躯体混元气。古人以及现在的各家拳术对气都讲得非常模糊,而混元整体理论对气阐述得比较细致。反复学习混元整体理论,尤其是人体混元气、意识论和混元论这三章,而且以人体混元气为主,对练功夫将大有裨益。躯体混元气转化成脏真混元气,脏真混元气转化成意元体混元气,意元体混元气反过来再统帅下来,那才是一个来回。我们现在也是先练意元体混元气和躯体混元气的结合,即神、气相合。怎麽结合?普通人虽然意念一动气就动,但对气还不是很敏感,不能清楚地感受到体内的变化,所以需借助形体运动加强气的运动,这样把神、气结合到一起。意念支配形体运动即意元体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兴奋,引起肌肉收缩,这样引起气的变化。意元体和躯体混元气共有三种联系方法:一是通过神经细胞来联系,二是通过神经细胞的分泌物来联系,三是意元体直接和混元气联系。我们要从意元体和形体相联系来带动混元气,慢慢过渡到意元体直接和混元气起变化。这里边三种联系方法都有。其中神经细胞的联系还能加快。一般在神经纤维的电传导过程当中,需经过各个神经元的中间转换,这样速度较慢。70年代中国的张香桐教授发现,神经系统有一个神经元可以不经换元直接从形体传到脑子里面,这样速度就快了。不过这种神经纤维非常少。如果意元体跟它联系,通过练功强化它的功能,就可能把传导速度加快多少倍。

2。认真习练觉知运动

练直腿坐放松法时不能呆坐,而要集中精神认真地体会里面的细微变化。肌肉一收缩,形体就产生了运动变化,要慢慢体会里面有什麽感觉。有时说是感觉又不太确切,你说是麻、痒、痛、凉、热,它又不是,但它也是一种感觉,叫感触,如体内的体位觉、运动觉等特殊感觉。闭着眼睛安安静静地感受里面的运动和感觉那种感触,这叫体察思维。练功关键用体察思维。对体察思维用得好,那麽你的感受就多,认识就越深刻,反过来它对你的练功就有指导意义。体察思维是个人内在的经验,是独立的,别人没法感觉到,你说也不好说,想把它形容一番还不好形容。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它虽然体会的是局部的感觉,但它是整体性的,即包括了空间又包括了时间,里面各种资讯连成一个整体了。你用语言往往不好形容它,怎麽形容也不确切。当别人还没通过练功产生这种感受的时候,你怎麽说他也理解不了。这种思维有它的个性,独立性,谁和谁也不一样。你可能有各种感受,你感觉到的是你自己里面的那种状态,它有形态感空间,也有变化过程时间。

我们要懂得,意念在身体里边的流行、运动不是空的。你用什麽意念引导它,它就起什麽样的作用。你用意念引导成为电,它就出电意念引导成磁,它就生磁你引导它出光,它就出光你引导它生热,它就生热你引导它发声,它就发声。经络线传导声、光、电、磁、热都非常敏感,你拿什麽仪器测它,它就是什麽。拿意念怎麽样引导它,它就怎麽样变。你得很明确让它变什麽。所以意念很关键。你高高兴兴,它就给你产生愉快素,使你健康你整天皱着眉头,它就给你产生毒素。科学越发达,对人体生命活动了解得越多,慢慢人们就会自觉地调整身体,自觉地调节内在的神经功能。我们往里面内守的时候,就是在调节。从对气不了解、不认识,变成了解、认识,能感觉它,支配它,让它发挥作用。以前我们管自己管的是日常生活,现在管自己是管身体里边的生命活动,把身体里边的气调理得更加和顺,把性情调理得更加温和、柔和、中和、祥和。

不要认为明劲练法是用拙力练形体。这和拙力不一样,因为练明劲用力时要注意体会里面的内在感受。一吸气,往命门一缩,你得注意体会,前阴怎麽收缩,会阴怎麽收缩,肛门怎麽收缩,大腿根怎麽收缩,两个胯骨旁边怎麽收缩。呼气时从命门往外放松,要体会各个部位怎麽放松。另外,会阴使劲收缩有什麽体会,放松了有什麽体会?腿伸直了,用意念往回一缩有什麽体会,用肌肉一缩有什麽体会?大腿往回轻轻一缩,一放松,觉得里面肌肉纤维在动弹。腰一放松一绷劲,有什麽样的感觉?真这样体察,练功就有内容了,你就不会烦了。酸痛也是感受,酸痛时就体会酸痛,你认真地体会哪儿酸,意念往那儿一提一放,一提一放意念往那儿一贯注,气就进去了。气多了,那儿的功能就强化起来了。酸痛得厉害时就把呼吸量加大一点,一个呼吸断续发多次音,并认真体会。深呼吸能説明打通不通的地方,尤其是喉呼吸。用喉呼吸时要注意喉後壁向後贴,喉要圆。这样的呼吸呼吸量较大,能説明放松和通关。要用不同的办法来体察里面的各种感受。

练直腿坐放松法时首先要注意腰、骨盆、胯、大腿根等,在体察这些部位时可以利用有关的解剖知识。如:脊柱周围有哪些肌肉、韧带,用意念放松它:关节囊、关节周围的韧带连接是怎样的,用意念放松它那些肌肉怎麽动,用意念放松它这样认真去体察。当然也不要想的太细,差不多就行。脑子里有这些活动内容,就不容易跑神,这样精神就容易更加集中。精神集中了,气就收起来了。如果这时引天河精气不用手诀,很安静时想:天河在哪儿呢?银河中心在哪儿呢?噢,银河中心就在脑子里面呢!想到银河中心恍恍惚惚地在脑子里,这时意念再往命门一放,气就不一样了。

往命门吸气有了感觉,你就老想着命门,慢慢就成了”命意源头在腰隙”,命和意气和意念都集中到命门了。这既是”命意源头在腰隙”,又是”气贴于脊”。

下面再结合一些具体部位来介绍觉知运动的练习。

1体察腰腹部

形体按要求坐好并放松後,精神集中到命门穴以至於命门穴前面椎管里的脊髓,命门穴那里好象是一个气球。等我们会注意命门前面了,还要注意命门後面,从外面往命门收,再加上尾闾、长强往命门收,玉枕也往命门收,这样就成了球形往里收了。先从形体上这麽做,等你做熟了,很自然了,就可以把形体打开,脑子里空空荡荡。脑子一空,丹田里边也就空空荡荡,气就足了。那时候再聚天河之气往命门不是头部放就好放了。

做呼吸动作时,会阴上提,膈膜下降,肚脐往後收,这样做的目的是松腰。会阴上提使小腹压力增大,同时向上腹推动,而膈膜下降则使上腹向下走,这样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个矛盾就是要加强腹压。在腹压增加的同时肚脐向命门回收,往内挤,使腹压进一步增强。所以这是一个用丹田气增强腹压的好办法。要认真地发音,同时注意体会呼吸时会阴和腰部的运动特别是有杂念的时候。吸气时,腰脊两边的肌肉向外突,呼气时放松复原。

有的人在练坐功时感到前倾困难或臀部坐骨结节比较痛。关键是腰大肌和臀大肌放松。腰大肌在前面,臀大肌在後面。松腰时首先把腰大肌放松,腰向前倾着。腰大肌放松以後,就觉得整个臀部着地了,对坐骨的感受似乎也不那麽明显了这也是腰大肌放松了的标志。另外,腰大肌是使躯干向前曲的,有的同学向前倾斜困难,就是因为腰大肌放不松。你可以有意识地让腰大肌绷点劲,一紧,再一松。使劲时注意哪块肉在绷劲,然後用意念放松它。这样,大腿根部和腹部後面的肌肉就比较容易放松。若坐着还觉得坐骨尖痛,臀部难受,就说明臀大肌放松得还不够。臀大肌起于骨盆止于腰,它从後面拉着腰,以保证脊椎正直,不更多地前倾。臀大肌真的放松了,坐骨尖痛的感觉就小了,因为不单是坐骨结节着力了,而是整个臀部都吃力了。

2体察会阴和骨盆

松腰时会阴上提是笼统的说法,实际它包括前阴尿道、後阴肛门,还有前阴和後阴之间的会阴。确切地说会阴上提,指的不是前阴和後阴,而是会阴。一开始做的时候分不清这些。这得靠自己平时多体会。比如解小便时解一半停住,这是前阴收缩忍大便时是後阴收缩。这两个都好体会。会阴是在前、後阴之间。男性应是前列腺,女性在阴道上13到子宫口。这个地方往里收缩才是会阴收缩。如果我们能分别体会前阴、後阴、会阴,就会对会阴部分的肌肉运动体会得更深,就会真正体会到会阴上提和肛门上提是不一样的。古人不懂这些,所以古书上都讲提肛或撮谷道。实际是从谷道肛门前面向上提,这样才能更好地练炼精化气。这一点是会阴上提的关键。要加大力度体会会阴上提。

有很多窍门、奥妙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只是没有人去总结它。比如在解大便之前先憋着,像练坐功一样这麽缩一缩,练练功,看手指尖、脚趾尖有什麽感觉,和平时是否一样。因为前、後阴的气是连着的,你憋着大便,会阴阴跷脉的气便受到影响,阴跷脉一通,八脉皆通。在日常生活的很多环境之下,气都有较特殊的变化,惟独这种情况下的变化比较明显一点。所以应随时随地想着练功,每做一个动作,体会内气的变化,你体会得越深,理解得越深,你内部的灵明度越敏感。这就是练功夫。如果你们每次解大小便时都闭着眼睛安安静静体会一会儿,保证过不了一个月就会有新的收获。可好多人解大小便时忘了练功,这就是没能做到气功生活化。一般再忙也不会解大小便解一半就跑,所以解大小便这会儿,心境比较悠闲。大小便解完後,心比较专一,这时你再放松体会一下,会发现和平时练功的感受不一样。

脊骨往後放松凸时可能会咯噔响一下,脊椎下面的几节好像能互相错动。有时骨盆也喀哧喀哧地响。出现各种声音都不要管它,任其自然。

体察骨盆时要注意骨盆後面的骶骨和骼骨。吸气时耻骨往回缩,後面放松,後面一放松,股骨头和骼骨就会向外张,骶骨就会往後突。

每次练功自始至终都要注意腰俞穴在骶骨裂孔处。这是一个关於穴道的练功诀窍。俞穴是气血流注的地方,每个脏腑都有一个俞穴与之相对应。腰俞是腰的气血流注的地方,但它不在腰上,而是骶椎和尾椎交界处。

体察胯关节及其他大关节

大腿内旋或外旋,腿不一定真正转动,只是腿部肌肉作内旋或外旋的用力,然後放松,一紧一松这麽去体会它。关键不是绷着劲死呆着。用力时要看哪儿块肉在动弹往里一转哪儿块肉在动弹,往外一转哪儿块肉在动弹?当一次坐了很长时间,很安静了,这时一绷劲,然後一放松,同时意念往那儿一冲,感觉就不大一样。这样认真体会,就会一步一步地加强胯关节的放松。原来稍不注意膝关节就容易向上拱,现在胯关节放松了,膝关节会向下塌,这样腿自然而然就放松了,伸直了。

体会胯关节放松时不能光体会胯关节,大腿和骨盆相连的这些肌肉、肌腱、韧带都得放松。要注意大腿股四头肌绷劲配合着会阴向命门回缩,一绷劲一放松,一绷劲一放松这样一方面加强了会阴收缩向命门集中的力量,另一方面,能説明大腿根部的肌肉群放松。如果大腿根部放不松,气血就不好向脚上流,下肢的轻灵就会受到影响。对此,後面的功法中还有另外的动作。这也为以後的练功打下了基础。如果大腿根放不松,就解决不了练坐功时的痛苦。因为大腿根放不松,里面就会有阻力,使生物电、生物磁发生变化,坐一段时间之後腰胯难受,心烦,不想坐了。股四头肌使劲往回一缩再一放松,同时脚尖还可以配合着一跷一点。一开始分别体会,分着有体会了,再一步步整体体会。

除了胯关节以外,还要注意体察其它的大关节,如肩、肘、腕、膝、踝、腰椎等关节。关节是神气游行之室。要经常想像关节当中是空的,意念带着气在里面转一转。如,把脊柱每个关节当中都这样转一转,使每个关节松张不但要松,还要张开,这样气流通得就好了。真能每天随时随地这麽做,气在里面的流行情况、每个关节的通透度、形体的整体性都会得到改善或强化。

体会肩关节或胯关节时,还要注意从躯干往四肢移行的那些膜。要注意肌肉的起止点,看看大关节处的骨头是怎麽被肌肉连起来的。要想像关节处的肌肉收缩力量很强,它一缩,一下把气渗到骨头里边一放松,把这个肌肉都抻开,把整个膜都冲开,使他能更好地运行气。对每个关节这麽想,体会就深刻了。注意不要让附着点放松,让它得长得很结实,气连到骨头里去。

续前琐言:该帖沉下去这麽久,终於浮起来,可见是有人关注的,或许有人真去实践也未可知!万中有一也不枉此贴呀!

4体察躯干

如果持续放松下去,就会不知不觉放松到上面,觉得肋骨”嗵”一下子放松了骶脊肌有一条从下直接连到枕骨,还有的连到肋骨上去,随後感觉背部像冰雪融化一般变得很柔和。继续下去,有人会觉得两个肩胛骨里面肩胛骨和肋骨之间从当中往两边抻着痛,有人会痛得很厉害。记得80年代,有一次我从昆明开会回来,在火车上肩胛骨里面痛得厉害,象岔了气一样,翻不过身来,喘气都困难。当肩胛里面一痛,背部放松了,这时要注意开胸。一开始两个肩关节向下一放松,腋窝就受到挤压。当放松到背部时,两个肘曲着放松地向前一翻,两个腋窝就空了,两肩就往外张了,胸就容易开了。在肩胛骨松开时,有时前面胸也痛,一般在4、5肋间或5、6肋间横着痛。这往往与练膈肌有关系。膈肌运动幅度大了,膈肌一放松,膈肌附着点处的膜气要充的时候也会出现疼痛。是从前面向下坠着痛,不像後面疼得那麽厉害。这些都是正常的。注意肩向上耸一耸,再向下放松外展。肘向外展开了,躯干不动,用肩关节带着肘从後往上往前这麽划圈,同时体会腰与骶骨相接的地方,肘一动会带着腰眼向上提,那儿就会有抻拉感。做这个动作是为了加大放松力度,使背部的放松连成一体。这一点也要特别注意。

5从整体练,练整体性

练直腿坐时吸气往回缩,不光要使劲,还要用意念。关键用意念往回缩,因为用手这麽抓也抓不到丹田里边,必须用意念想,而且要想得很真切。一开始脑子精力不够使唤,不能同时支配几个,想不了那麽多,那就一个一个地想。比如想两胯往命门缩,若不能同时想两个,那就先想一个胯往命门缩,然後再缩另一个,但中间不许换气。习惯後,慢慢就能做到照顾全身,用意念把周身都罩起来。比如要照顾这条腿,体会它往回一缩,是怎麽上去命门去的。一开始体会不了,以後慢慢练熟了,就觉得整条腿从皮肤到肉到骨头都往里边走,这样感觉不就灵敏了吗?这本身就是在练觉知运动。过去武术练得好的人觉知运动很敏感,在他正全神贯注和人交手时,别人从後边打一拳或砍一刀,他也能知道。要想敏感,先得会照顾全身。练直腿坐放松法不仅要收回内气,还要照顾、支配全身。这既是练感觉功能,也是练运动功能。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原来是感觉外面的,现在我们闭上眼睛,让耳朵也注意听里面,通过里面的运动来刺激我们的感觉神经。其实本来它时刻都在刺激我们,但我们精神没注意,气不够充足,感觉不到它。你注意体会它,它的功能就会得到强化。你不把意识往那儿放,它的功能就得不到强化。

我们现在练直腿坐松腰,全身放松,把气往回集中,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练外三合。外三合是里边真得合上,连起来,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打拳时手和脚一块儿到。我们练直腿坐到一定程度,会觉得肩和胯,肘与膝,手与足,它们之间气都连上了,一动弹是整的。将来可以躺着用左胳膊串右腿,用右胳膊串左腿,胳膊和腿之间来回伸缩,把气连上,这麽体会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练直腿坐时也可以这麽练,把身体坐直了,左胳膊和右下肢,右胳膊和左下肢来回这麽晃动,如果坐在椅子上,就好动弹点。这些内容属於”从整体练,练整体性”。腰通过形体锻炼把人体各部分互相联系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

另外,当你感觉身体比较放松、精神比较集中的时候,可以用意念把剑突和尾骨尖往一块儿连,使里面的气连成一个整体。做法是:吸气时会阴上提,膈膜下降,肚脐往命门挤,身体弯曲采用自然坐姿,同时把尾骨和剑突尖往一块儿连。

四、几点说明

练太极拳也好,练气功也好,主要是练气。除了专心致志地练坐功、站庄、蹲墙之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多练练气八法里面的抻气法和拉气法。这两法一个练的是内气,一个练的是外气。拉气时你们看气看得清不清楚?能看到多大范围?抻气时里面的气怎麽动弹,有什麽感受?拉气时手上有什麽感觉,气进去有什麽感觉?这个感觉和抻气的感觉有什麽不同?这些都应该认真去体会。拉气、抻气时看周围这个气与平时是否一样?你抻气很舒服的时候再拉拉气,看看怎麽样?要认真灵活地体会身体内、外气的运动流行。有的同志随着音乐抻得特别快,那麽快就好吗?要慢,要体会,动得很小,体会里面气的变化。慢动什麽感觉,快动什麽感觉?怎麽动手上的气感大,对周围的气影响范围大?形体一动,内气动了,看外面的气动了没有?应该积极主动地、举一反三地反复去想它。练八卦拳的眼镜程为什麽底盘功夫好?眼镜程磨眼镜片时不坐凳子,蹲着磨。有时还单腿蹲着。煤马、眼镜程、麻花尹、翠花刘都有自己的职业,怎麽去练功?抽时间去反复体会、琢磨。我们现在讲得非常细,可讲细了以後,同志们自己不去想了。因为自己想出的和你听别人讲的这两种情况,内里面意识动得不一样。你自己想对了,噢,原来如此,马上有个内在的感受。我给你讲,你听了以後想:是这麽回事麽?好了,你里面把门关上了。所以过去的老师不细讲,就告诉你怎麽做。

直腿坐放松法属於基本功,松腰後也还要继续学习,只是每次不用坐那麽长时间。而且吸气时可以意想气从脊神经根、脊柱两边的交感神经链往里面进。

练形意拳的第一步功夫是炼精化气,第二步是炼气化神。而郭云深讲的炼气化神实际不是真正的炼气化神。炼气化神应该是结大丹之後的功夫,而郭云深讲的炼气化神还停留在要结丹还没结丹的层次。孙禄堂武学录中关於炼精化气的内容可能和我讲的有些矛盾。他们不是真正完全练内功的,对内功并不太熟悉,自己练的内在境界也不够,对有些问题只是按照看过的一些内功书来阐述,结合得不太合适。先给大家这麽声明一下,以免同志们看书之後被误导。我不反对大家买书看,但要以我讲的为准。这不是自尊自贵。同志们看武术书最好看基本理论,至於哪个动作怎麽练,将来有了本事之後再去体会。看书之後有疑问,可以提出来,我给你们解答。不过你们别问怎麽用招,那个我解答不了。同志们以後练到一定程度,愿意揉揉手、听听劲也行,但不是为了发人。

练武功,里面是功,外面是招。修道和修武的都练功,也都练外面的招数,但是两者不同。练武的人练内功是为外面的招数服务,用於对敌修道的人练招数是为内功服务,用於集中精神降内魔。当精神散乱时,可以通过动作把精神集中起来。过去练武的人把功用到招上,武功很好,但活的年岁都不是特别大。他把功用於外向的技击,气也往外散。很多形意拳家只活到六七十岁,好的八十多岁,过百岁的基本没有。过去练养生拳的人们活一百多岁也行。像吴图南老先生活了105岁,他在

1928年就出过太极拳书,以後多少年不怎麽去推手,不去比谁高谁低。若经常去比就费了精神,而且万一失手,心里面气就不平。有很多练武的是被气死的。武术界有好些人是得癌症或心脑血管病死的。

2、暗劲又名柔劲练习

一、暗劲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