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低调(1 / 2)电影工业梦想首页

不仅仅是京城娱乐报纸,国内大大小小的新闻媒体都感觉自己的脸被按在地上摩擦了一遍又一遍,而首先把他们按在地上摩擦的,就是他们得罪不起的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就是一个风向标,它把《红高粱》获奖的新闻放在头版,就已经说明了它的立场,这时候还没有发稿或者印刷的报纸纷纷把之前的头版换掉,把有关《红高粱》的稿件翻出来,放在头版头条里。

于是当天下午,几乎所有的娱乐报纸上,全是《红高粱》的新闻,这才是对之前打头阵的娱乐报纸最狠的补刀,而且是补的最狠的,他们在报纸上对《红高粱》的每一句赞誉,都在京城娱乐报纸这些娱乐报纸的心头上狠狠的划上一刀。

当然,受伤最严重的还是金鸡奖和它的主办方,人民日报的报道一出来,媒体们的报道就全部转向了《红高粱》,转向了李天天、秦粒,昨天刚刚举行的金鸡奖仿佛一瞬间就被人遗忘。

金鸡奖媒体们遗忘,但更大的风暴却即将到来,《红高粱》在国内的电影节折戟沉沙,在国外的电影节反而大获成功并不是个例,金鸡奖的所谓专业被质疑也不是一次两次,之所以这一届的金鸡奖被大多数观众认为还算是公平,是因为《红高粱》因为上映就遭遇谩骂的风波而票房惨淡,国内的观众甚至都不知道这部电影到底是什么样的一部电影。

而李天天也不是热衷于宣传的人,他知道好的作品终究会被人们所认可,而现在,随着电影在柏林获奖,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让这部电影再一次出现了观众的视野里。

随着这部电影重新被提及的,还有《红高粱》上映后遭遇的差评风潮,百花奖上被提名最佳摄影,金鸡奖上一无所获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媒体上,在网络论坛上迅速发酵,迅速形成了一股风暴。

而风暴的中心,有新东方传媒集团,有电影家协会,还有百花奖的主办方。

对于这样在国外获奖的电影,却在国内的电影节遭遇冷淡对待,观众们自然会觉得是主办方的问题,比较在大多数人眼中,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确实是很高大上。

在网络信息还没有爆炸的年代,人民日报这样国家级的媒体有巨大的影响力,毫无夸张的说,要是《红高粱》上映前被这么报道一下,票房成绩绝对会创造新的纪录。

如果说人民日报的报道算是一个风向标的话,晚间七点的新闻联播就是来自官方对《红高粱》的支持和肯定。

晚间七点的新闻联播,仅仅给了《红高粱》二十多秒的时间,但就是这二十多秒的时间,足以让国内的大部分电视观众都知道这部电影。

而新闻联播的影响力显然要比人民日报大很多,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报纸上的东西会将信将疑,但新闻联播上的新闻,很少有百姓去质疑,而能被新闻联播报道的电影,显然不会是什么烂片。

于是《红高粱》就这么在国内重新火了起来,电影院没有放映,网络上有资源,而嗅觉灵敏的盗版商人已经连夜录制这部电影的光盘,越早把《红高粱》的光盘做出来,赚的钱也越多。

金鸡奖的主办方在人民日报报道出来的时候显然还没有放弃治疗,还在联合关系良好的媒体准备做一些事情,回应一下来自影迷们的质疑,而新闻联播的报道出来以后,主办方彻底放弃了,官方电话已经被打爆,主要负责人公开的电话不得不关机。

而无辜躺枪的还有在金鸡奖上获奖的电影和明星,这时候他们恨不得把刚刚拿到手的奖杯给送回去,拿着实在是烫手,偏偏有太多没有底线的媒体和记者,就紧紧的盯着这些明星,躲都躲不开。

于是国内娱乐圈但凡是拿了这一届金鸡奖的明星和导演,一夜之间就消失在媒体中,即使有一两个被记者堵到,也一言不发。

金鸡奖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急转直下,大多数在网上看过《红高粱》的影迷对这个奖项再无一丝认同,这让百花奖的主办方大呼万幸,还好金鸡奖在前方吸引力大部分的火力,只有一些流弹伤到了它。

国内的媒体在大肆宣扬《红高粱》,李天天接到宋乔的电话后除我有一些自嘲,心里并没有多少高兴的意思,这本就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在颁奖典礼结束后的第二天,他带着粟幺幺和秦粒参加了主办方安排的晚宴。

晚宴自然不是吃吃饭,李天天这会已经变成了一个名人,金熊奖的加冕,他不在是人群中的路人甲,在宴会中,他用蹩脚的英语应付着一拨接一拨的导演、演员,还有来自欧洲各国的电影发行公司的负责人。

欧洲的文艺片市场非常成熟,而且包容性非常高,而在欧洲的三大影展上,从来不缺少发行商,对于这些人,李天天显然应付不过来,把谭艳芳的联系方式告诉这些人,让他们去找谭艳芳。

在应付完搭讪的人以后,他带着秦粒,走向了宴会厅一角正在吃东西的娜莎,这个十七岁的小姑娘显然对这样的场合很习惯,一边应付着搭讪的人,一边泰然自若的吃东西。

“你好!”

李天天走到小女孩身后,露出一个自认为亲切的笑容,用英语打着招呼。

“你好,李先生”

小姑娘显然没有想到李天天这个来自华夏的导演会跟她打招呼,咽下嘴里的东西,有些敷衍的说道。

华夏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虽然《红高粱》拿到了金熊奖,但在娜莎眼中,李天天仍然是来自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这无关歧视,只是心里的潜意识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