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3章 原因(1 / 2)奋斗李唐首页

对于唐行健的疑问,左天阳三人互相看了看,都不知道是否应该回答他的问题。最后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三人还是决定对唐行健说了实话。

其实这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三人对朝廷有些微词,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只是原因大家很少对外提及,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必要,懂的人都懂。毕竟和他们仨有共同认识的人,还是很多的。

现在突然遇到唐行健这样一个这方面的小白,并且通过刚刚的接触,三人对他的印象都还很好。所以三人都觉得可以对他说一说自己的故事,不一定会一下子就让他转变了认识和看法,但是希望对他更清晰的认识这个朝廷,以及朝廷推出的新政,能有些帮助就好。

还是左天阳第一个带头讲了起来。“老三,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你所看的那些表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好的一面,就有不利的一面。”

“我承认实行新政之后,朝廷的很多新举措,都给普通百姓带来了巨大的好处,而这些好处都是大家感同身受的,也是显而易见的。”

“先不说我自己,就说说大家都知道的好处。比如重新分田地,这点我们是举双手赞同的再比如推行公学,使得很多孩子可以更容易的学习到各种知识,这点我们也是非常高兴的。”

“可是就是这两个好处,同样也带来了一些连锁反应问题。这些问题,朝廷解决起来,就很不如人意了。”

“每个家庭的土地都增加了,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畜力,才能真正的开发出这些土地真实的价值。可是朝廷硬性规定,五到十五岁的孩子都必须去上学,这使得一个家庭的劳力一下子减少了很多。虽然朝廷增大了畜力的供应,可是我李唐王朝这个方面的需求量太大了,到现在才刚刚能基本满足百姓的需求,这还是乐观的估计。”

“虽然很小的孩子帮不了家里太大的忙,但是这个认识我认为不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在学校里应该有这个感受。那些孩子之前在家里,最起码可以帮父母做饭洗衣,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还是能胜任的。”

“更何况十多岁的孩子,很多都可以到地里去帮忙,最差都可以帮助父母带孩子,带更小的弟弟妹妹。我说的更小是指五岁以下的孩子,现在这些孩子只能靠着他们的父母自己来带,你就可想父母们现在的压力有多大。”

“毕竟谁家的孩子们都有大有小,更何况朝廷鼓励生育更多的人口,为此更是给出了丰厚的奖励。同样这是个好事,但是当娘的都怀了孩子,那么就最少有几个月是不能下地干重活的。这又使得家里的劳力减少了一个主力,所以到底这个政策是好是坏,我也不好说。”

“本来父母还可以选择找他们自己的兄弟姊妹来帮助,但是朝廷又推出了分家的政策。为了减少给朝廷交的税,绝大多数家庭都选择了分家。”

“这确实对很多家庭是好事,尤其是对刚成家的年轻人。但是同样带来的问题,就是争财产更厉害了。富人家争已有财产,穷人家争未来可预期的财产。”

“我不说富人家的事,就说老三你所说的受益最大的穷苦人家。他们就出现了很多,为了争夺父母的养老权,已经成家的子女都在互相竞争。”

“其实他们争夺的无非就是父母所能带来的利益,于是难题就给了父母。孩子们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给哪个都会让其他的不满意。为此而引发的家庭矛盾,这几年出现的频率太多了。”

“毕竟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处理好这个问题的,因为他们以前的经历,根本就没遇到过这个问题。以他们以前的家境,也根本不会考虑这个问题。即使考虑,我认为考虑更多的还是互相推诿养老问题。”

“这些问题,乐观点说都可以叫做幸福的烦恼。可是现实不是乐观或者悲观来决定的,它就真实的发生在那里。”

“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在劳力是非常短缺的。为此朝廷允许甚至鼓励人们互帮互助,这也是大部分人们的选择,毕竟人多力量大,做事效率也更高。”

“还有个选择也被一部分人当作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的子女晚几年成家。这方面最明显,也是受牵连伤害最厉害就是女儿家。因为女儿成家就是别人家的了,这点和儿子正好相反。”

“女儿出嫁,第二年朝廷分配给这个家庭相应的土地就会收回,儿子娶妻则是增加土地,其实就是土地随着女儿出嫁,流动到男方家里了。虽然也有倒插门的情况,但是比例太小了。”

“针对这个情况朝廷有规定,没有特殊的理由,二十岁之前,女人都必须成家,不管是做妻还是做妾。没有她们生孩子,人口的缺口永远也不会弥补上的。”

“正因为有这些情况,所以现在很多百姓的生活,你能说就是他们最想要的吗?很多人都是不能自主的,被这些看到并不一定能得到的好处在逼着往前走。而不是他们自愿的往前走,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