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问政(1 / 2)我的乱世事件薄首页

牛车的速度注定快不了,大司徒陈笃一行人乘牛车从人气鼎盛铜铃街驶入清冷无人的永兴大道。

行驶了好一会儿又转入西华道,才隐隐约约看到宫城的侧门西华门。

在离西华门门一百二十步处,大司徒陈笃就让御手停车。

国朝有制,不同品级的官员进宫面圣需要在离各宫门不同的距离处下车。

大司徒是三公之一,已是正一品。

可以在西华门一百二十步处下车,并允许车架随从在路左等候。

西华门是宫城的外城西侧门,进入西侧门后,还要再沿着夹道走一段距离。

到达宫城内城西侧门白虎门,再走一段路才到明心殿。

因此这里离陈笃的目的地明心殿还有好一段距离。

陈笃身为大司空尚且如此,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官员上朝的时候要在丑时就要从家里出发。

不过身为三公,大概不会让他真的全程走着进去,一般都会有宦官备好车驾等候。

毕竟做到三公这个级别的官员,大多年老体弱,几近退休年龄了。

有时候为了彰显皇室对重臣的礼遇,对于三公之类的老臣。

还会以力壮宦官抬着人辇一路送到御前,以示恩宠。

陈笃慢慢地朝着西华门的方向走去,走进才发现西华门早已等候一人。

定睛一看,却是大司马邓光正在笑眯眯的看着他,见陈笃走来,还向他挥了挥手。

陈笃看到后,急忙走快了几步,主动迎了上去。

陈笃走近后,执晚辈礼恭敬地向大司马邓光弯腰一拜,口称“邓公”。

邓光坦然而受礼,说道:“叔贞,可与老夫同去面见陛下?”

陈笃听到后,也是笑着回答道:“邓公之请,笃安敢不从?”

大司马邓光,字道徽,已六十有三,出身剬浦邓氏,三朝老臣。

曾率军平定白马羌之乱、广原齐白虎之乱,巴山竂之乱,是名副其实的西州大佬。

当今天子登基后,拜其为大司马。

所谓西州是指关西三州,由一大州康州,和两小州渝州、巴州组成。

因在有天下雄关之称的岞阆关以西,世被人称之为西州。

剬浦邓氏,为关西大豪,世居康州治所剬浦,历代皆有人出将入相。

邓氏先祖可追溯至九国时期的名将邓展,是夏末九国之一的康国上将军。

曾为康国破河戎拓土两千里,辅佐康王綦様成为夏末九霸,至大烨一朝也是被历代君王委以重任的显族。

邓光年长且有威仪,历侍三朝,是名副其实的三朝老臣。

朝中资历除了已经进入准退休状态的大司空杜怀,无人可及。

陈笃这个二朝重臣,在大司马邓光面前显得有点不够看。

两人相伴一起走向西华门,陈笃看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宫城。

尽管已经来过很多次了,但每次来还是被深深的震撼到。

这就是整个大烨权力的最中心,也是整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所住的地方,巍巍巨城守卫的是整个天下的核心。

两人走到西华门,早已等候已久的宦官恭敬的朝两人一拜。

随后两人轻车熟路的将随身携带的佩剑交给前来搜身的禁军卫士。

禁军卫士收缴两人的佩剑后又仔细地对两人进行搜身。

检查安全后,在一旁看着的禁军门侯朝两人躬身一拜,说道:“两位大人,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随后朝着上方挥了挥手示意安全后,西华门外城上的禁军射声士将偏移下方的劲弩又对准了远方。

同时执勤卫士将西华门城门推开,将两人放行。

宦官毕恭毕敬地引导两人来到两驾马车旁。

陈笃猜的没错,天子果然为两人准备了马车。

马车慢悠悠走着,大司马邓光所乘的那一辆在前,陈笃所乘的则在后。

马车缓缓走过十五步一岗的夹道,到底内城白虎门后下车,又被禁军检查了一遍。

随后再次换乘新的马车,又走了一会儿终于到达了此行两人的目的地明心殿。

陈笃和邓光两人下了马车后,又简单整理下整理衣冠,随后被常侍太监闻昉引入明心殿。

两人跟着闻昉走进内堂,常侍闻昉面无表情的向两人行了一礼,说道:“两位大人稍候,某去禀告皇上。

大司徒陈笃眼底闪过一丝厌恶,亦面无表情的回了一礼。

这个面相白净的无耻阉宦,就是这个人混淆圣听,党同伐异,罗织罪名,残害士人。

手下的纠风司犹如恶犬,肆意攀咬,滥罪任刑,残害忠良,他的手上已不知沾了多少士人的血。

大司徒陈笃心里想着,“当徐徐图之,迟早铲除这群宦党毒瘤,让他们偿还累累血债。”

大司马邓光则眼神笑眯眯地回礼道:“有劳常侍。”

闻昉转身前去奏报,走到内堂,朝着坐在软榻上的天子北宫曜跪倒在地行以稽首礼。

闻昉恭敬地说道:“陛下,大司马、大司徒已在门外等候。”

天子北宫曜平淡的回道:“让大司马、大司徒两人进来吧。”

闻昉听到后,稽首起身,随后缓缓退到门口。

随后转身去通知在门外等待的大司徒陈笃、大司马邓光两人。

闻昉打开房门,对着在门外等候的两人行了一礼。

语气平静地说道:“陛下召见,两位大人,请进吧。”

大司徒陈笃、大司马邓光回礼后,在门外脱下步履,只穿着布袜。

两人跟在闻昉后面,走进了内堂。

一进屋内,两人就看到了端坐在软榻上的天子,两人当即跪拜在地行以稽首礼。

邓光、陈笃两人朗声说道:“臣邓光、陈笃,参见陛下。”

北宫曜也在塌上回以空手礼,等两人做完后,随之说道:“两位爱卿免礼,入座吧。”

邓光、陈笃两人又齐声回道:“臣光(笃),谢陛下赐座。”

随后两人起身,再对着天子揖手,随后陈笃恭请邓光先行,说道:“邓公年长于吾,邓公先请。”

邓光回以一礼,说道:“多谢大司徒谦爱同僚之情,吾就却之不恭了。”

随后邓光坐为上位,陈笃坐于下位,两人端正身姿,跪坐于蒲团之上,等待天子问政。

果然,不一会儿,天子北宫曜就将手里的两份奏报让在一旁站着的闻昉传给两人。

陈笃、邓光两人接过后细细审阅。

两份奏报一份是卫国公李昌的请加兵派粮的奏书。

一份是经过处理后的大批流民向颐京方向行进的纠风司密报。

北宫曜耐心等两人看完后,问道:“两位爱卿,有何教我?”

陈笃看完这两份奏报后,一方面感到心里一惊。

流民东行,将到司隶,这个奏报他都不知道,纠风司就传来了。

虽说他厌恶纠风司助纣为虐,残害忠贤,但也不得不佩服其效率。

另一方面更是感到头大,千里运粮谈何容易,征发的劳役,运粮路上的损耗,都是极大的消耗。

而且从军报上看,大军前期攻占的地区也不太平,原有的粮道如今还能安全吗?

征讨妳康的十五万大军人吃马嚼,每日耗费的资粮只让人看一眼就人头晕。

更何况这些年风雨不调,尤其是今年北方大旱,需要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