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三章 八月算民(1 / 2)汉末三国时首页

凌晨时分,县府的官员皆已回家休息,只有几个当值、巡逻的文吏、衙役还留在县市内哈欠连天。

陈乡治水急需钱粮物资,而汝阳县库却是空空如也,这让刘谟心中甚是焦虑,一直到了深夜还在房间内撑着蜡烛翻阅汝阳赋税账簿。

今日县市领班当值的人正是仓吏卫肃,此刻他踱步在县市内,望着灯火通明的别院,思绪起浮,心神不定。

“这新来的年纪轻轻的县丞究竟如何?当真的勤政爱民、心志坚定?亦或只是少年的血气方刚,待到受了挫折,这三分锐气便会尽皆散去,沦为前任县令一般?”

刘谟究竟是前者还是后者,卫肃与他接触不多,不得而知,可他一想到今早刘谟怒而拍桌的情形,心中竟有几分惭愧与不忍。

“若他是前者,自己该当如何?若他是后者,自己又当如何?回想当年自己少年离家游学,又何尝不是满怀壮志,意气风发。本以为会大有作为,却不想贪官当道,污吏充斥。时光飞逝,转眼二十年过去了,现在自己已过四十,鬓间不时可见几根白发,匆匆老矣!真能不叫人感怀心伤!”

县市之内,不光卫肃思绪万千,刘谟也是捉耳挠筛,忧愁不已。

地方财政征收在实际操作中相当复杂,要牵扯到户籍、土地丈量、谷物折算、运输以及徭役征发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汉时,地方财政管理基本实现了“籍簿化”,即无物不有账,无账不有物。这种严密而系统的财政管理既保障了赋税征收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对地方官员的一种监管。

正因赋税账目笔笔在案,所以刘谟心想也许能从这些账目中看出些门道,于是他便命人把几大箱的竹简从县市归档房搬到了他房中。

翻着一卷又一卷竹简,看着一笔又一笔账目,读着一封又一封官文,刘谟多么想从这些文书记载中看出些门道,寻几分灵感,找到解决物资财政缺乏的方法。

“喔喔握...喔......”随着一声响亮的鸡鸣打破深夜的沉寂,天空也渐渐大亮。

翻了一晚上的竹简,刘谟对东汉郡县的赋税管理征收制度了解得越深,越让他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

说到汉代的赋税征收,那可是相当繁琐,刘谟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现在都没能弄明白。

汉代的赋税征收分为两种,一种是实物征收,一种是现金征收。汉代法定的实物征收主要为田租、刍稿,通过漕运运往雒阳;现金征收则主要包括算赋、口钱、更赋、财产税、市租等形式的赋税。这些组成了汉代财政的大头,是郡县及中央的主要财政来源。